close

  中新網北京7月7 日電(上官雲)近日,媒體人、跨界作家劉同推出新書《你的孤獨,雖敗猶榮》,通過33個小故事分享成長路上的感悟。隨後,劉同在接受記者專訪時表示,這本書適合在一個人的狀態下看,“比如想跟自己對話、感到迷惘或有問題難以想清楚的時候。因為書中的一些句子易與讀者的情感引起共鳴。”
  新書剖析人生軌跡 曾認為書名“矯情”
  《你的孤獨,雖敗猶榮》講述的33個故事覆蓋包括情感在內的人生多個截面,更像作者心路歷程的展露。劉同說,自己寫書不是賣弄隱私,而是給讀者另外一種思考問題的角度,“只負責剖析,不負責給予答案。”
  劉同表示,寫書更多的是為了總結觀點,告訴自己接下來該怎麼做,對有些事情的發展脈絡可能之前不夠明晰,但通過寫作達成自我對話後,能讓自己慢慢找到一個解決出口,“最後的結論可能是‘對啊我為什麼不這樣’。當再面對同樣的問題時我會擁有處事準則,不會浪費更多時間。”
  寫作對劉同的工作幫助十分之大,早年他參與制作的節目多與娛樂有關,偶爾也會覺得無聊。在他看來,寫書是一件很“爽”的事情,只有每天寫點東西,最後集結成書,或者發發專欄才知道過去的一年留下了什麼。他總結道:“做電視是遺憾的藝術,寫作則能留下很多珍貴的東西。”
  新書名字的選定過程也頗費一番周折。劉同透露,自己開始認為現在的名稱是很有些矯情的。最初他們為這本書設計了兩百多個名字,討論時間長到參與人員幾近崩潰,“我想命名為‘一個人,你還好嗎?’之類。感慨起來就在微博上寫了一些有關孤獨的感悟,恰逢世界杯,幾乎每場比賽結束,都有人提到‘雖敗猶榮’四字,後來,乾脆取名‘你的孤獨,雖敗猶榮’。”
  孤獨是與自己對話的最好時光
  在很多人看來,“孤獨”可能與劉同無關:33歲任職光線傳媒事業部副總裁,工作上頗為成功。但與大多數80後一樣,他也經歷過青春的迷惘、選擇工作時的彷徨。雖曾在很長一段時間內假裝瀟灑,內心卻總覺得與這個世界格格不入。
  此後隨著閱歷的增加,劉同才明白種種孤獨感實際都是無形的忘我成長。正如新書所寫,孤獨是劉同在所有情緒中最為認可的一種,經歷過孤獨,才能有新的力量。他解釋:“孤獨的感覺太棒了。那不是失敗,而是自己與自己對話的最好時光。”
  就劉同來講,融入一個新環境的前幾年都是孤獨的,比如讀大學的前兩年、參加工作前五年,“那個時候不知道會不會合群,也不知道那個群體你才喜歡。”這種狀態被劉同比作將一個東西投入大海,隨著風浪搖擺不定。
  不過,劉同也有自己的排解方式:把精力投入到自己喜歡的事情中去,比如工作與寫作。這兩件事能讓他很快沉澱下來。此外,還會健身、聽歌或到處逛,即便在出差旅行途中也不例外。
  “我在光線已有十年時間,在這之前幾乎從來沒有外出旅行。30歲到33歲這三年中才可控制自己的生活,才有機會出去。”劉同略有遺憾的透露。
  把出差當旅行 利用乘飛機時間改稿
  遺憾的是,由於英語太差,劉同獨自旅行的次數並不多,去的也都是中國周邊的國家,所以,他只好把每次出差都當成旅行,處理完手頭的工作,到一個地方獃一天,第二天離開。在這段時間內,會去小巷子里行走,專門吃大排檔,哪裡人多往哪裡擠,“那樣我會覺得自己像當地人,而非過路的觀光客。”
  或許正是能夠藉機放鬆的原因,劉同聽到出差的通知便會“很嗨”。為了養精神,他在飛機上一般以睡覺為主,登機時隨身會帶有很多在飛機上睡覺的裝備,其中必備三樣:耳塞、眼罩和靠枕,有時還會帶上一瓶水,上飛機後告知空勤不要打擾,帶上耳塞隔絕任何聲音,水在手邊渴了就可以喝。他笑著對記者說,基本把這四樣東西擺好,飛機上的旅程可以很快度過,然後醒來寫東西聽歌。
  如果在飛機上的時間超過2個小時,劉同還會利用這段時間來寫作或改稿。每次要出書,出版社會將初始稿件打印成厚厚的一本供他在飛機上修改。不過劉同說,自己寫稿的工作還是主要在家裡完成,“一般在晚上12點以後,大概會寫一個小時左右。”
  “我還有一些專欄要寫。因此不會停止寫作,但工作太忙,也不會很快出書。”劉同最終表示。  (原標題:專訪劉同:做電視是遺憾的藝術 寫作保留珍貴東西)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
    di13diicky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